2025年5月15-17日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距离大会开幕还有:
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四川最新发布 事关新型储能积极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5-01-02 11:59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积极健康发展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4〕665号)》,通知从加快新型储能规划布局、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支持、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新型储能的健康发展做了要求,四川将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引导各类新型储能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区域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
通知明确,力争到2027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其中成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不低于200万千瓦,具体通知如下。

图片

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能源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

为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功能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依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促进新型储能积极健康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加快新型储能规划布局

(一)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电网侧储能、稳步推进电源侧储能、灵活发展用户侧储能,力争到2027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其中成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不低于200万千瓦

(二)引导各类新型储能科学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优先在区域电力缺口较大、负荷峰谷差明显、电源就地支撑规模不足的点位布局。在送出输电通道不受限、新能源大规模汇集的断面,适当合理配置电网侧新型储能;送出通道(丰水期)满载、新能源规模占比较小的地区,不宜在本地配置电网侧新型储能。在“三州一市”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支撑保供需要,科学配建电源侧新型储能。鼓励工业、算力、通信、互联网等用电量大且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电力用户,以及大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场所终端用户,按需配建用户侧新型储能

(三)突出重点区域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重点布局成都等负荷中心,服务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都负荷中心新增项目重点布局在成都电网南部区域,其次布局在成都电网东部区域,紧邻成都的其他市梯次补充。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等电力负荷增长快、系统调节需求强的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

规范项目建设管理

(一)强化项目统筹。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省级电网企业在统筹电力供需形势、电力供应结构、其他电源布局等基础上,提出年度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布局总体考虑,组织各市(州)能源主管部门研究谋划项目,并按年度报送项目建议,按程序评估论证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并推动项目建设。

(二)规范备案管理。新型储能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各地备案机关不得违规设置备案前置条件。市(州)能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信息梳理,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备案信息、装机规模5万千瓦及以上的电源侧和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信息应定期汇总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

(三)加快项目建设。各市(州)能源主管部门督促纳入年度项目清单的新型储能项目加快办理各项建设手续,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定期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报送建设进度。纳入年度项目清单、为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提供支撑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未按承诺时限开工,经评估论证后调出年度项目清单。

加强政策协同支持

(一)完善配储机制。单独开发的新能源项目按要求配储,鼓励其他新能源项目合理配储。对配置新型储能(含租赁)不低于装机容量10%、时长2小时及以上的新能源项目,适当倾斜支持保障利用小时数。2023年7月20日后核准或备案的单独开发的风电、集中式光伏项目,未按要求配储、或配储容量不满足要求的新能源项目,鼓励通过租赁方式配储,租赁合同可作为新能源配储容量和项目并网的依据,租赁协议不短于3年。本通知印发后核准、备案的装机容量不高于1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以单个项目计),原则上通过租赁方式配置新型储能。

(二)促进并网调用。电网企业指导纳入年度项目清单的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办理接入并网手续,做好并网调试验收,确保配套接网工程同步投产使用。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电量纳入全省统调统分。原则上对纳入示范项目的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每年调用完全充放电次数不低于250次,其他纳入年度项目清单的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参照执行。

(三)健全价格机制。完善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和用户侧新型储能设施充放电价格机制。优化分时电价政策,引导新型储能更好响应电力系统调峰需求。支持配建新型储能设施的工商业用户向电网企业报装时,工商业用户与配建储能设施视为同一主体,由双方按照电价政策协商优化基本电费计收方式。

(四)推动参与市场。支持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充电时作为用户参与常规直购交易;放电时,电网侧新型储能放电电量参照省内燃煤火电方式参与市场交易。推动新型储能参与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市场,获取需求侧响应补偿和辅助服务费用。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以市场化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发挥作用。

完善落实保障措施

(一)健全制度体系。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及省级电网企业等加强协同,不断完善中长期电力市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行、新能源和新型储能并网调度及考核等相关制度,引导新型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要素保障。各市(州)要加强协调指导,在用地、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纳入年度项目清单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使用公用设施用地或工业用地,用户侧新型储能设施用地与产业园区、工商业企业用地统一规划。支持示范项目和纳入年度项目清单的新型储能项目申报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三)鼓励市(州)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各市(州)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建设运营,出台配套政策市(州)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优先纳入年度项目清单。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能源局

                  2024年12月30日

为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新型储能产业群整合及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将于 2025 年 5 月 15-17 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储能风向标专业大展,本届展会将以“新质先锋·储动未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储能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健康发展,通过“以会促展 + 以会营商”的创新模式,搭建务实高效的一站式合作交流平台。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官网

图片

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参展咨询:

+86-13808209167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599号航天·城上城 13 幢803-804室
电话:+86-028-6066 7410
传真:+86-028-8694 2018
邮箱:190438065@qq.com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四川省清洁能源产业联盟

宁夏太阳能能源协会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

成都电力行业商会

宜宾市智能制造行业协会

遂宁锂产业协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行业协会等

版权所有 © 四川国际储能展 严禁抄袭 ICP备案:蜀ICP备06010855号-1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
成都振威世展展览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单位
承办单位
成都振威世展展览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