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17日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距离大会开幕还有:
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四川定调明年三大发展机遇 6000+企业聚集抢抓储能战略红利

发表时间:2024-12-27 09:15

图片

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会议总结了2024年四川经济工作,并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研究部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本次会议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必胜信心,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辨析风险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应对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
会议认为,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四川正面临三大机遇,只要抓住用好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就一定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战略机遇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集聚高端资源要素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党中央赋予四川新的时代重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这是继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之后,四川迎来的又一个历史性机遇。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将为四川运筹高端资源要素提供重大牵引,提升四川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的优先级和竞争力。与会同志认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首先有利于引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向四川集聚,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产出标志性成果。目前,四川拥有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20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69家科研院所,这些都是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同时,也将有利于推动战略性产业项目和战略性基础设施落地四川。四川在全国大局中被定位为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本月中旬,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四川有2个集群入选,至此四川已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家表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对于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是四川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政策机遇

宏观调控“组合拳”释放真金白银红利



与会同志在讨论中频频提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打出的政策“组合拳”。我国将在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更是时隔10多年再次提出“适度宽松”,明确要适时降准降息,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只有深入研究政策、主动对接争取,才能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四川做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紧密对接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作出稳住经济大盘的系列部署,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积极因素持续增多。

比如,抢抓专项债券发行时机,2024年初即发行首批305亿元债券,支撑保障400多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抓好“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仅汽车一项,截至12月23日全省汽车置换更新申请量就达16.3万辆,汽车报废更新9.8万辆,合计汽车以旧换新26.1万辆,拉动汽车消费超过450亿元;家电申请量累计突破520万件、居全国第三。

大家认为,中央出台的“组合拳”还包括科技、就业、产业、改革、贸易、环保等领域的举措,加之国家“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表明国家仍有广阔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调控手段储备,不仅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也为地方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与会同志表示,要把对接和用好政策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在政策的传导渠道上更加畅通,在落实和支付的进度上能快则快,帮助经营主体增信赋能,推动资金充分流向实体经济。

窗口机遇

“十五五”规划编制事关增强发展后劲



2025年还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大家认为,把事关治蜀兴川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就意味着纳入了国家大盘子,将在资金、要素、政策等方面获得优先保障,持续增强四川发展后劲。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四川有314个项目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滚动实施项目400多个,启动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项目;四川每年还推进70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都成为全省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大家表示,要聚焦“十五五”开局,抓紧启动重点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围绕矿产资源、基建开发、能源水利、城市更新、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强的大项目,争取更多纳入国家“大盘子”。

此外,省委近年来谋划布局、集中资源力量培育的新增长点,也将陆续开花结果,进一步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畅通经济循环。一个共识在会场形成: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被噪声杂音所干扰、不为波动起伏而畏惧,以抓机遇促发展的四川成效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抢抓机遇

500万千瓦储能升级发展机遇来临



据悉,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型储能,是我国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四川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相继发布《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压缩气体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并将光伏及储能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和重点产业链予以支持。

为进一步培育、布局和推动新型储能全链条发展,四川还将新型储能、绿色氢能、高效太阳能电池等纳入25条产业新赛道予以重点支持和激励,产业规模和创新发展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预计到2025年,四川新型储能规模将达到 200 万千瓦以上,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储能产业升级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抢占国际战略腹地建设机遇,紧抓政策“组合拳”关键发展红利,聚焦“十五五”开局发展窗口期,紧跟国家和四川省政策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培育、布局和推动新型储能全链条发展,充分发挥四川新型储能、太阳能光伏、锂电、钒电、氢能、水风光等储能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强化能源科技创新、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将于 2025 年 5 月 15-17 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片

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由已成功举办21届的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重磅提档升级而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能源局、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和在川电力能源央企国企、高校科研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展会规模不断增加,影响力逐年增大,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纷纷参展,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电力能源行业盛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届展会依托6000+知名企业、1000+科创产品、30万+行业专业观众数据库资源,立足“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展示面积超30000㎡,汇聚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等电力能源央企国企、高校科研机构等超500家单位深度参与,50000+人次专业观众参展参会,近 3000万次曝光宣传矩阵覆盖,100+行业媒体采访报道,多维度营销扩大展会品牌效应,助力抢抓中西部战略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储能风向标专业大展,本届展会将以“新质先锋·储动未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储能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健康发展,通过“以会促展+ 以会营商”的创新模式,搭建务实高效的一站式合作交流平台。
综合自:四川日报
图片
图片

第三届

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2025年5月15-17日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聚焦七大行业热门领域

30000+展示面积

1000+国内外知名企业

创新1+N+N展会模式

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和实效性于一体

中国储能风向标专业大展

图片

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参展咨询:

+86-13808209167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599号航天·城上城 13 幢803-804室
电话:+86-028-6066 7410
传真:+86-028-8694 2018
邮箱:190438065@qq.com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四川省清洁能源产业联盟

宁夏太阳能能源协会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

成都电力行业商会

宜宾市智能制造行业协会

遂宁锂产业协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行业协会等

版权所有 © 四川国际储能展 严禁抄袭 ICP备案:蜀ICP备06010855号-1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
成都振威世展展览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单位
承办单位
成都振威世展展览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