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四川省经信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源供应网络建设、持续提升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建立健全氢能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等方面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
6月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有关前沿方向,依托典型项目开展单一方向试点,依托典型城市开展多方向综合试点,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技术、新模式,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坚持重点突破,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
5月30日,四川省经信局发布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787号提案办理答复意见的函,其中提到,四川将加快出台《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战略发展规划》等文件,引导重点市(州)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动态优化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配合省直有关部门着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在电力负荷增长快、系统调节需求强的其他区域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并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助力新型储能产业高...
5月27日,四川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奖补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在需求侧响应、有序用电等特殊时期,对工业企业通过自有(或租用)发电机发电、自备电厂(电源)等方式,主动压减电量生产运行且压减用电量5万千瓦时以上的,一般情况下,按照实际压减用电量1元/千瓦时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奖励。在遭遇特别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最高...
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总装机250MW的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该项目作为同批次新能源开发中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示范项目,树立起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建设新标杆。此外,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成都首座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邓双储能电站正式上线。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作为四川省首个投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华电新能四川...
4月2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加快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提出加大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明确分布式光伏开发红色、黄色、绿色推荐布局区域,引导市域光伏按需有序发展。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配备新型储能设施提升电网承载能力,黄色区域分布式光伏原则配备不低于装机容量20%、2小时新型储能设施,红色区域分布...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四川省负荷侧首个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约81亿元(不含送出工程)。此外,四川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一期)项目、凉山西昌牦牛山风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凉山木里茶布朗光伏发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阿坝双江口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成渝中线成都简州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海港报废更新新能源清洁能源港内集装箱卡车。依托港口设施布局建设船舶充(换)电站、加注站。推...
4月2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蒲西乡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工人抓紧架设光伏板支架,为接下来光伏板进场安装做准备。“我们也在加快升压站建设,打通电力外送通道。”国能四川阿水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力工人前往高海拔地带巡查输电线路。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供图阿坝州水、光、风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90%待开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向清洁能源转化要空间。”...
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同时,文件提出将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提升至3000亿元以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成投运5个省级示范新型储能项目。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提升至50万千瓦以上...
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推出政策措施强化技术创新。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研发项目,按照承担单位对项目实际投入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激励支持。对主导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单位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推动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战略,4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省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紧密结合四川新能源产业实际,聚焦光伏、风电、氢能三大细分行业,全面覆盖技术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以及推广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同时,强调主要承载地与协同发展地之间的...
4月15日,四川凉山州发改委发布关于发布凉山州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凉山州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为323.05兆瓦。县市方面,数据显示只有冕宁县为红区,其余均为绿区。原文如下: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发布凉山州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 光伏可开放容量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
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充装氢燃料的专门场所,包括单独建设的加氢站和加氢合建站以及制氢加氢一体站。加氢合建站包括加油加氢合建站、加气加氢合建站、加油加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意见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文件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
4月2日,四川省商务厅等9部门正式对外发布《四川省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指出,为主动顺应汽车消费新趋势,着力破除限制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85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汽车后市场规模达到7000亿元。《方案》明确发展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完善动力电池产业链...
3月28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发布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电网规划建设应当全面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落实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相关要求,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安全高效、清洁低碳、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规划建设立体枢纽大电网,提高清洁能源在省内的消纳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其中明确,电力发展规划、电力专项规划应当将电网规划布局作为重要内容...
4月3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服务特定电源抽水蓄能电站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科学确定抽水蓄能电站配套新能源规模。为激励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同时引导项目业主优化工程方案提高经济性,常规抽水蓄能电站按其装机容量的3倍配套光伏资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按其装机容量的2.5倍配套光伏资源;若抽水蓄能电站周边分布有风电资源,可在配套新能源总规模不变前提下,...
3月31日,四川省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总体目标指出,到2028年,全州氢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源高效耦合发展,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应用推广取得明显成效,装备制造各产业环节有效贯通,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带动外部投资和本地就业...
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充电桩供需矛盾亟待解决。2024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0年)》(简称《规划》),力求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的“痛点”问题。《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6万台、额定功率达到1300万千瓦。《规划》实施以来效果如何?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